本文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从公司规模、管理团队、核心业务、财务状况、费用管理、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才市场表现七个维度对中国动力电池前10强企业进行解读。
本文解读名单分别为: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瑞浦兰钧和欣旺达动力。
公司规模
动力电池企业成立时间最早的是国轩高科,至今有近30年历史,但中创新航、瑞浦兰钧、蜂巢能源等多家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至今不足10年。
上市动力电池企业总部地点较为分散,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基地分布于长三角及陕西、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
总资产规模、营收规模和员工人数方面,宁德时代均。7家上市企业整体营收近6000亿元,就业人数近25万。
管理团队
上市企业核心高管团队年龄差距较大,年龄较大的是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董事长,年龄达到60岁,最小的是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和欣旺达董事长王威,年龄不超过50岁。
核心高管团队的学历普遍较高,硕士博士学历为主,毕业学校以211和985为主,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和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均为知名高校博士学历。
就公布的信息来看,动力电池领域高管薪酬整体较高,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多家企业高管薪酬超300万。
核心业务
动力电池领域企业业务较为聚焦,所有企业均布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欣旺达和亿纬锂能有部分消费电池业务。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孚能科技等4家企业动力电池占比超50%。
所有企业均国内和国外双重布局,国外业务占比超20%以上的企业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瑞浦兰钧和中创新航国外业务占比较小。
财务状况
2023年营收最高的是宁德时代,高达4009亿元,后六家上市企业营收为1855亿元,还不足宁德时代的一半。2023年整体增长性较好,仅瑞浦兰钧和欣旺达营收负增长。
2023年净利润最高的是宁德时代,高达441.1亿元,孚能科技和瑞浦兰钧亏损较为严重,均超10亿元。从增长率看,仅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净利润增长率较高。
动力电池领域净利率均不高,仅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净利率较高,其余企业均不高于5%。
从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来看,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营收负增长,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等二线领先企业净利润负增长。
费用管理
宁德时代研发费用为183.6亿元,其余六家企业研发费用之和为102.27亿,与宁德时代相差80亿元,二线企业中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三家企业研发费用超20亿元。
薪酬费用最高的是宁德时代,超过200亿元。整体薪酬费率约8%,欣旺达高达13.98%,宁德时代为5.27%。
动力电池行业营销费率不高,仅孚能科技和宁德时代营销费率较高,整体费率超4%。
资本市场表现
截至5月份,市值最高的企业是宁德时代,高达8800亿元,其余六家上市公司市值总和仅为2180亿元,为宁德时代的四分之一。
目前企业估值较高的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普兰钧等三家企业,市净率均高于2倍。
人才市场表现
人均营收最高的是宁德时代,高达345.44万/人,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二线领先企业人均营收均低于200万/人,与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差距较大。
人均薪酬最高的是宁德时代,高达22.57万/人,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二线领先企业人均薪酬低于16万/人,与宁德时代相差6万/人。
加班及离职水平请关注相关文章。
未上市的知名动力电池企业
1、正力新能:公司在江苏常熟、江苏南京、广东东莞设立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产品涵盖海陆空应用,包括BEV、HEV、PHEV、储能、飞行器电池等多个产品体系。预计2023年营收超50亿元。
2、蜂巢能源:起源于长城汽车,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公司于2018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江苏常州。预计2023年营收超80亿元。
3、弗迪电池:深耕电池领域近三十载,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电池的能力。产品覆盖动力电池、储能及新型电池、消费类电池及零部件,构建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在电池技术、品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等方面堪称业界翘楚。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生产商,公司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消费类电子及轨道交通等领域。预估2023年营收超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