翫 基本解释
● 翫
wán ㄨㄢˊ(旧读wàn)《廣韻》五换切,去换疑。元部。
安於習慣而懈怠;玩忽。《左傳•僖公五年》:“晋不可啓,寇不可翫。”
輕慢。《三國志•蜀志•姜維傳評》:“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翫衆黷旅。”
戲弄;戲耍。《荀子•禮論》:“尒則翫,翫則厭,厭則忘。”
貪圖。《漢書•賈誼傳》:“翫細娱而不圖大患,非所以為安也。”
觀賞;欣賞。漢張衡《東京赋》:“是以西匠管宫,目翫阿房。”
英语 careless, play; a legendary archer
【漢典】
翫 國語辭典
翫ㄨㄢˋwàn
動
安於習慣而鬆懈、輕忽。《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翫。」《晉書·卷三○·刑法志》:「習翫所見而忽異聞,或未能咸服。」
戲弄。《左傳·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荀子·禮論》:「尒則翫,翫則厭,厭則忘。」通「玩」。
觀賞。《文選·張衡·東京賦》:「是以西匠營宮,目翫阿房。」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可謂鑒而弗精,翫而未覈者也。」通「玩」。
研習。《文選·嵇康·琴賦·序》:「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後漢書·卷一八·臧宮傳·論曰》:「斯誠雄心尚武之幾,先志翫兵之日。」通「玩」。
【漢典】
【未集中】【羽】
翫·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翫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
翫·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𠀤五換切,音玩。【說文】習厭也。从習,元聲。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集韻】或作抏。◎按說文在習部,今從正字通併入。
【漢典】
【卷四】【習】
翫 《说文解字》
【卷四】【習】
《說文解字》
習猒也。从習元聲。《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五換切
《說文解字注》
(翫)習猒也。猒,飽也。此與心部忨音同義近。从習元聲。五換切。十四部。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左傳昭元年文。按心部忨下引春秋傳忨歲而㵣日,當作春秋國語。今晉語作忨日而㵣歲。
【漢典】
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Ąn˧˥ 唐代读音 nguɑ̀n日语读音 MOTEASOBU韩语罗马 WAN现代韩语 완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5 [海陆腔] ngan3 [梅县腔] ngan5 [宝安腔] ngan3粤语 wun6
近代音 影母 桓歡韻 去聲 翫小空;中古音 疑母 換韻 去聲 玩小韻 五換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疑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翫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翫」 說文‧習部「翫」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抏 𠐢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